——记南昌职业大学99级英语专业校友郗昉
(原创 凡人日记 中行团委 2020-09-04)
-第 49 期-
看到这个名字“郗昉”,小编愣了三秒,靠着见字读半边的歪理竟然蒙对了读音!这个名字很冷门,却会被她的招牌微笑融化掉。她就是江西省分行总行级优秀大堂经理、南昌职业大学99级英语专业校友郗昉。
中国银行业协会微笑之星、总行级优秀大堂经理,郗昉,人如其名,光明灿烂,为每一位客户带来贴心的服务和暖心的感动。
2014年江西省分行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——郗昉服务工作室,将她的优质服务和优秀经验传播得更深更广,她的微笑亲和给每一名员工带来了光明和温暖。
大堂的“小马达”
“有一股骨子里的好胜,外柔内刚。”郗昉如是评价自己。很难想象一个外表温柔可人、笑容甜美的小姐姐,竟然说自己“刚”!听了她的故事,不禁肃然起敬。
2006年入职江西省分行营业部,先后任职柜员、大堂经理、理财经理、个人资产团队主管等岗位,14年的工作经历中,大堂经理占据了多达8年的时间。
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,从最基本的业务干起。从事柜员岗位时,她凭借英语能力突出的优势,帮助客户处理外汇业务。领导注意到了亲和、耐心、认真的她,2007年,她轮岗成为大堂经理。
全球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,“优质文明服务”让每一名银行人都倍加注意,郗昉更是严格要求自己,努力提升服务水平。
大堂里穿梭不停的“小马达”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她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,全面了解各种业务,为客户解决问题。大堂经理作为银行网点接待客户的第一人,不推诿、不甩锅、有求必应是她的一贯原则。
即使问到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,积极请教相关同事,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。步履不停、学习不止。她说:“这也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,收获了客户的信任,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。”
“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,即便大堂有椅子可以坐,也是一站就站一天,在大堂忙前忙后、跑来跑去。一天工作结束如果没有业绩就不舒服、没有业绩就是不对的。”郗昉有自己的独门营销秘籍。
在大堂接触的形形色色的客户,她都会认真记在每天的日志上。厚厚的一大摞本子是她按客户、按产品写下的手帐。包括每名客户的投资偏好、配置的资产何时到期,做理财的客户有哪些,做基金的客户有哪些等等,便于进行精准营销,避免引起客户反感。
大堂经理日志
营销日志
“中国银行总行级大堂经理”、“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之明星大堂经理——微笑之星”、“江西省‘加强诚信建设 提升窗口形象’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”等多项荣誉,大堂的“小马达”一直在开挂。
由于在大堂持久站立,郗昉的腿部静脉曲张,难受的时候整个大腿疼得厉害,她不得不离开了她奋斗了八年的岗位。
相较于大堂,在个人资产团队的她与理财客户接触不再那么频繁,她会把优质的客户分配给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一起维护,不会因为岗位调整、工作繁忙而疏忽每一位客户。
工作室的“小太阳”
“两站三声一双手”,伴随着初升的朝阳,郗昉每天晨会都会带领大家学习服务礼仪,站立相迎、站立相送、来有迎声、问有答声、走有送声、双手接递。
2014年7月,江西省分行同时成立了理财工作室、技能工作室、服务工作室,而服务工作室正是以郗昉的命名的“郗昉服务工作室”。
从最初成立时只有支行大堂经理几个人,到为其他网点送教上门覆盖全员,从班前的礼仪练习到班后的集中培训,从规范的礼仪动作到投诉处理、突发情况解决,郗昉服务工作室在一点点壮大,带来更多的光和暖。
“每日班后夕会,工作室的成员都会集中讨论一天的服务案例心得,并更新培训课件。培训内容的课件设计、PPT也是这样不停地在更新。”郗昉服务工作室的培训内容不局限于厅堂服务规范,还为创千佳、百佳网点和新员工入行提供集中培训。
成立6年的时间,江西省分行营业部的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,被评为五星级网点,工作室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。微笑服务在以点带面中代代传承。
工作室的胡旋在郗昉转岗后成为大堂主管,沿袭郗昉的言传身教,将优秀服务做到每天的工作中,并获得了全国金融系统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之明星大堂经理,是继郗昉之后又一位总行级优秀大堂经理。
郗昉、胡旋、马瑞霞……一位位总行级优秀大堂经理从工作室走出,工作室硕果累累,每一代“郗昉服务工作室”的成员都在以郗昉为榜样,把优质服务牢记心间,将春风一般的微笑和专业贴心的服务带给每一位客户。
客户的“好女儿”
“家人对我的工作特别支持,我爱人可以说已经成为‘家庭妇男’了,都是他做饭,哈哈。女儿也很乖巧懂事,今天加班女儿还跟我说妈妈好辛苦,我听到心都要化了。”
休息的时候陪爱人出去旅游,陪女儿参加活动,和闺蜜小聚,在朋友圈分享这些点点滴滴,记录生活的美好。郗昉掩饰不住满脸幸福,不禁扬起了嘴角。生活中的她是好妻子、好妈妈,也是客户的“好女儿”。
对待客户如亲人,不是嘴上说说,而是真正用心关怀。郗昉刚入行时接待了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,因孩子去日本留学办理外汇业务而结识。伴随着孩子从日本留学毕业、回国工作再到日本工作,营业部也从江这边搬迁至江对岸,这段缘分维系了十多年,从未间断。夫妇俩一路追随,哪怕位置没有之前那么方便,坐公交、打车也会来这里办业务。
疫情期间,为了减少出行的风险,郗昉更是会专程开车去接送他们。因为同样都是北方人,有相同的饮食习惯,郗昉在家做了北方的面食也会亲自送过去和老人分享。老人激动地说:“孩子不在身边,昉昉就是我的亲女儿!”
这样的故事有太多太多,还有一位做生意的大客户,举家都在国外,因身体原因回国后无人照料,遇到生活中的一些难题,比如煤气水电有故障、需要陪同去医院等等,都会给郗昉打电话求助。“我都会很尽心地去帮他,就像亲人一样了。即便他孩子回国后也是习惯性地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给我打电话。可以说我都像是这位大客户的女儿一样了,他们家族所有人都在我们支行开户,把资产放心地放在中国银行。”
郗昉不厌其烦地帮助每一位客户,收获了信任和感动。“昉昉,你忙,我们还和女儿客气啥呢。”这是客户经常说的话。
即使在疫情期间,郗昉的贴心服务也从未间断。当听到客户抱怨一“罩”难求时,她默默记在心里,联系多方采购口罩,给客户送口罩送关怀,开展“口罩外交”,隔离病毒不隔关爱。为了尽快把口罩送到客户手中,她牺牲午休时间,一趟又一趟地奔波在路上。客户接到这份满载着关怀和爱心的口罩,感动地说不出来话。
每句润人耳目的关怀,每个体贴入微的举动,客户之于银行不是针锋相对的独立,而是和谐温暖的统一。
对待每位客户,都有她自带亲和力的微笑服务;每场培训,都有她耐心讲解的专业教授;每天班后,都有她在案前加班的背影;每个夜晚,都有她奔波在营销路上的身影。
她就是工作起来停不下来的“永动机”,连在零食店放松的她都是身着工装,随时可以投入到工作的战斗中去。她,就是这么拼,就是这么“刚”。
“趁年轻,多学习!能力、行为、心态都要做到职业化、专业化。在实践中学习很重要。”时刻面带微笑,步履不停,学习不止,如同她的名字一样,时时刻刻传递着光和暖!
上一页:我校99级山东籍校友携父母回母校参观交流 |
下一页:情系母校 不忘师恩 ——05级应用电子0531班荣伟校友返校参观交流 |
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-1